行业新闻

朋友圈拉票成烧钱大战,最终获利者居然是它

发布时间:2017-10-11 浏览次数: 分享网址

要说有玩微信,都或多或少碰到过朋友圈“拉票的”,或者自己就是拉票当事人。朋友圈投票愈演愈烈,逐渐蜕变成“传销式”商业活动。除此之外,很多投票项目需要注册或登记个人信息,这就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,成为“黑色利益链”牟利的工具。

朋友圈拉票战渐成为人情绑架
打开朋友圈,隔三差五地总会收到朋友群发来的“拉票”链接,言辞恳切。一开始,很多人还觉得很新鲜,抱着好玩的心态积极投票并帮朋友转发信息。但随着“求投票”在微信朋友圈的病毒式泛滥,投票活动演变成了拉票大战。许多人根本无暇留意作品,“闭眼操作”,碍于情面让投谁投谁。这也违背了“公平投票”。

最常见的活动是“萌娃评选”、“才艺比赛”、“员工风采”等主题。有网友表示,朋友圈投票的泛滥越来越演变成一种人情绑架,“去年一个十几年没联系的老同学加我微信,加完之后也没怎么聊,每天给我发链接给他儿子投票,这还真是一个好爸爸,后来一想有你这么绑架同学的嘛!”
 
朋友圈投票成烧钱游戏买礼物可刷票
一些投票链接中,除了单纯的“投票”,还自带“礼物”功能,每个礼物均对应不同的票数,任何人可以花钱购买礼物送给选手,花的钱越多,购买的礼物越好,票数也上升得越快。
攀比之风也随之滋生,有的家长为买票甚至花上数千元。到最后,所谓的投票变成了“烧钱游戏”。家长买票所花费的钱一般由投票网页开发者和活动主办方所得。

事实上,这些设置有刷礼物买票功能的投票页面大多由第三方公司开发。一家科技公司表示,其业务是免费制作投票页面,但刷礼物的费用归该公司所有。他们主要承接幼儿园及教育培训机构等发起的投票业务。
 
刷票公司声称8000元保第一
除在投票页面刷礼物买票,不少人还会选择找线下的刷票团队刷票。在朋友圈各种投票的背后,已开始形成产业化,投票也变成了一门“生意”。
深圳一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在自己的网页上宣传“专业投票、服务至上”。该公司表示,从2006年开始,其采取人工投票,可以先刷到理想名次,付30%定金,等整个投票活动结束后,再付全款。如果没有达到效果,全额退款。
在网上搜索刷票,还会出现不少专门的投票刷票APP。一款投票APP中显示,“500投票(机器投)=55元”、“5000冲刺投票(10分钟内开始投票)=900元”等。

投票背后可能藏匿黑色产业链
在微信投票大行其道的背后,究竟谁才是“操盘手”?有心者可以发现,评选最萌宝宝之类活动的主办方多是早教中心、民办幼儿园、儿童摄影店等,作文比赛、才艺比赛之类活动的主办方大都是一些社会培训机构。可以说,这些评比投票活动完全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。更有甚者,对活动参与者的个人信息打起了歪主意。
父母把孩子的身份、姓名、就读的学校甚至照片都提供给后台,后台将这些个人信息非法出售,不法分子拿到后编造一些重病、车祸的消息,对父母进行诈骗。

 听起来很骇人!而类似活动一般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网址对外发布,即使有网友对其投诉,最多也只是将公众号或者链接查封,但对方换个公众号或者大赛名字,还可再行骗。而其盈利模式,针对投票人、报名者,都有特殊门道。
明眼人一语道破“针对刷票者,以可以刷票为由鼓动参赛者投入真金白银进行刷票,事实上刷票的资金早就超过了一等奖的最高价值。
 
小编表示,朋友圈这种“绑架式”、“传销式”投票掺杂着大量的商业行为,可能藏匿黑色产业链,不应提倡。朋友圈这种熟人社会的拉票已经失去了公平的意义,完全按照人脉拉票。由于过度消费熟人圈,也大范围地引起人们的反感。迫于情面不得不帮的,也是带着一种应付的心态,麻木地打开页面搜索指定名字,机械点击,并不存在对一个作品或者人真实的评价。更恼人的是,大部分活动在投票之前必须先关注一个公众号,商业机构用最廉价的噱头去拿到用户最宝贵的个人信息,这也导致了拉票战的最终获利者是商业机构。

打印保存责任编辑:本站编辑 发表评论>>
上一篇文章: 下一篇文章: